Tuesday, 18 March 2008

苦難日課圖

方濟的苦難日課每日會誦念七次,誦念的時間從夜禱開始,跟著是誦讀、晨禱、午前禱、午時禱、午後禱,以晚禱為終結,在踰越節三天、四旬期平日和常年期平日,苦難日課的聖詠部份會依次序誦讀方濟自己編寫的七篇苦難聖詠,以記念耶穌基督的受難過程。方濟就是這樣通過苦難日課來默想基督的苦難,是另一種的苦路善工。

苦難日課圖就是以這七個時段為基礎:

右下右,夜禱,晚上九時,耶穌山園祈禱,伯多祿、若望等門徒睡著了,猶達斯則帶領猶太長老和羅馬士兵前來,要捉拿耶穌;

右中,誦讀,凌晨,耶穌被猶太人和羅馬人聯手拘捕,伯多祿、若望等慌忙逃跑;

右上,晨禱,早上六時,耶穌被猶太長老審判及定罪,聖母、若望及瑪利亞瑪達肋納在人群中看著耶穌受審,伯多祿被人指為耶穌同伴,急急否認及離去,門外開始雞啼;

左上,午前禱,上午九時,耶穌被羅馬士兵鞭打,聖母、若望及瑪利亞瑪達肋納在遠處掩面痛哭;

左中,午時禱,正午十二時,羅馬士兵將耶穌釘在十字架上,聖母、若望及瑪利亞瑪達肋納在旁欲救無從;

左下左,午後禱,下午三時,第九時辰,耶穌在十字架上死去,天色大變、大地震動,右盜目送耶穌離去;

左下中,晚禱,下午六時,耶穌屍體被卸下,聖母抱著耶穌屍體。

七個時段的圖畫,圍繞著圖中央的聖達勉堂十字架框,右下中則配以聖母在馬槽抱著小耶穌的聖誕圖,與左下中的聖母抱子屍圖相呼應。十字架框左右兩旁八幅圖畫,再以三組心形的線分開。

圖中央十字架框的最上方半圓形光環,代表無形無像的天主聖父,衪正在迎接復活了的被釘耶穌;兩旁站立的,是聖伯多祿和聖保祿;十字架框中央帶著刺冠、面含微笑的基督頭像,寓意衪已戰勝死亡;頭像下方的心有一度傷痕,聖血源源滴下;聖血左面站著聖母與若望,右面跪著方濟與佳蘭;聖血通過鴒子形狀的聖神令十字架框下方的眾死者復活,從墳墓爬出,復活者包括梅瑟和東方的非猶太人,而天使也仗此擊退魔鬼。

Monday, 3 March 2008

謙虛

於三月三日台灣天主教修會聯會聯合培育的講座中,葉元良神父提及我們想修道的人應該學習謙虛,他一面說,我一面把領悟到的化成以下的句子:

不通是不通 勉強不勉強 突出不突出 優異不優異

平凡要平凡 標準非標準 相幫是相幫 厭煩不厭煩

我所理解葉神父的意思是:

對想不通的問題,我們要謙虛地接受,並向天主和初學導師承認想不通,而不要自高自大,以為沒有什麼是自己會想不通的。

對被逼勉強接受的,要謙虛地接受,不要勉強地接受,把這些看成是天主對自己的磨練安排,學習從不如意中提升淨化自己。

即使自己表現比別人好,也要謙虛地盡量減少突出的形象,不要令人覺得你是高人一等,而要盡力協助那些不及自己的人。

不要認為自己表現比別人好,就感覺自己比別人優異,要謙虛地了解別人表現差的深層原因,和要發掘及欣賞別人有的優異。

天主在每人身上都會行奇蹟,不要因為領受了天主的奇蹟就自以為不平凡,到處向人誇耀,且別人大多對你的奇蹟興趣不大。

不要將世俗的標準作我們的標準,世俗「扶盛不扶衰」,我們則應謙虛地對待弱勢者,而不是趨炎附勢:「扶盛?不,扶衰!」

幫助別人也應態度謙虛,其實我們在幫助人時,也一定會從對方身上得到其他的幫助,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,那能不謙虛?

對厭煩的工作要謙虛地執行,這不但是對自己耐性的磨練,更可從中學習如何淨化自己、提升自己,這樣工作就不會厭煩。

楊炎 零八年三月三日晚